

一
水西佛教,是指在南北朝时期围绕安徽泾县水西山寺院群而逐渐形成的佛教文化。
水西佛教在安徽佛教史,乃至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是中国最早传入佛教的区域之一,东汉时期的楚王刘英在此传播佛教;东晋时期庐山刘遗民在此开净土信仰之先。在唐代,水西地区成为禅宗重镇,临济宗祖师黄檗希运创宝胜禅寺弘扬禅法,宝胜禅寺因此被尊为临济宗黄檗祖师道场,享有禅宗“皖南第一古刹”美誉;迄至明代,这里不仅有高僧季潭宗泐弘扬禅净合一,还有阳明后学开办水西书院,举办著名的“水西会讲”,堪称儒释融合的代表性区域。
近年来,宝胜禅寺立足临济祖庭的特点,结合时代特色,弘扬祖庭文化,为佛教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社会提供资鉴。2018年8月19日至20日,宝胜禅寺在安徽泾县举办“第二届水西佛教文化论坛”,以“水西佛教与佛教中国化”为主题,旨在通过极具特色的区域佛教文化研究,以点带面地探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挖掘水西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
8月19日,来自安徽省宗教局、宣城市宗教局,湖南省佛教协会、安徽省佛教协会,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各界嘉宾500余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法师在致辞中说,论坛旨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水西佛教的优势,搭建区域佛教文化研究平台,对于挖掘弘扬水西佛教优秀历史文化、促进佛教谱写中国化新篇章,发挥佛教文化正能量,为国家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宝胜禅寺为促进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责任担当。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智文法师认为,论坛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极大丰富了水西佛教的内涵,将佛教文化融汇于现代社会,值得赞扬。宣城市佛教协会会长圣富法师认为,论坛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挖掘泾县佛教优秀历史文化,开展水西地域佛教文化研究,对于促进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发挥佛教文化正能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高屋建瓴地梳理了水西佛教史,并提出在当前学术背景下区域佛教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三
本次论坛的研讨内容贯穿佛教中国化历史经验的线索,涉及以水西区域为主的青弋江流域,涵括该区域的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历史,独具特色。来自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举行了四场研讨,亮点纷呈。
杨曾文教授考证了唐代“升平相国”裴休与佛教的关系,尤其是他在宣州(宣城)与黄檗希运的交往历史,厘清了水西佛教这段历史;著名佛教考古学家、龙门石窟研究所名誉所长温玉成研究员通过对《大理国梵像卷》跋语的考证,说明明代高僧宗泐在水西“创立门户”的史实;南开大学孙昌武教授指出寺院在历史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要加强区域佛教文化的挖掘和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严耀中教授系统梳理皖南佛教的历史,指出唐代皖南佛教对于长江中下游佛教文化的辐射性作用。4位学者阐述了水西佛教在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中解决的一些问题,强调区域佛教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共鸣。
浙江社会科学院陈永革研究员探讨了明代佛教管理的中国化特色;南京大学杨维中教授通过对活跃于安徽寿县的寿春系成实学的解读,辨析了中国化的宗派佛教的传播轨迹;山东理工大学教授陈红兵探讨了黄檗禅师的生态思想的现实价值,并将其与当代生态科学、复杂性科学认识有机统一起来。
对于居士佛教的研究,是本次论坛的一大特色。多位学者讨论了与水西佛教关系密切的东晋刘遗民、唐代裴休、明代宋濂对佛教文化发展的贡献。江西师范大学陈金凤教授考证了刘遗民隐钓于皖地水西、成为早期水西佛教重要文化印记的历史;杭州师范大学黄公元教授探讨了以刘遗民为肇始的水西佛教净土法门;厦门大学王荣国教授考证了裴休从洪州延请黄檗希运禅师中兴水西佛教寺院群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研究员剖析了宋濂与华严宗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叶宪允副教授梳理了“宋濂承接延续了元初以来耶律楚材、刘秉忠、赵孟頫开创的局面”;华侨大学张云江教授阐述了宋濂“假般若为宅心之地、论儒释一贯之旨、以文辞为佛事”的学术特点。
此外,本次论坛并不局限于佛教的内容,同时也探讨了明代水西书院的诸多史实。武汉大学姚彬彬副教授探讨牟宗山关于心学泰州学派罗汝芳思想的研究、安徽工程大学刘聪对心学家查铎与水西书院关系的研究都很有特点。
四
黄夏年在论坛的学术总结中说,佛教中国化是当代中国佛教研究的主题,也是中国佛教界和学术界走上世界,引领世界佛学潮流的入口;论坛紧紧抓住区域佛教文化的特点,组织学者研究区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水西佛教的品位,也宣传了当地的佛教文化。强调区域文化研究的论坛模式,得到了积极回应。
宣城市宗教局局长郭梅香说,论坛拓宽了学术研究的视野、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体现了宣城佛教界的与时俱进。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季农说,论坛呈现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期待未来的学术探讨有更加广阔的地域格局,弘扬历史意蕴深远的皖南佛教文化。泾县民宗局局长陈学新说,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时代的主题,泾县宝胜禅寺积极挖掘优秀佛教历史文化,为水西佛教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正如宝胜禅寺住持宗行法师在论坛闭幕式上所说,水西是皖南佛教的发源地,是中国佛教传承的缩影。举办这次论坛,就是希望能够继续发掘水西佛教的深厚积淀,让水西佛教在新时代焕发新光。
2018年是宝胜禅寺开山建寺1510 周年。作为系列纪念活动的一部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宝胜禅寺在新时代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当地文化发展、社会和谐贡献了一份力量。
(原载《中国宗教》2018年第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