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站点首页 >> 佛教文艺 || 文章正文
从生活之外走入生活 --行脚九华山小记 作者: 苏竞
文章来源:水西佛教 浏览次数:467 更新时间:2018-12-06



一、走在生活边上

     一眼望去,我们的队伍一点也不像行脚队伍:没有统一服装,没有统一帽子,也没有保障车一路随护,所有的行李都是背着、挎着、拎着,也没有刻意地排成整齐的队列成为沿途的风景。我们就这样自然随意地拔脚跟着师父走了。

    我们都有一种体会:当我们穿着海青,在寺院、在法会的庄严气氛中,我们会收敛自己的习气,变得谦让、包容、慈爱、守戒、精进,可是一回到各自的生活中,贪嗔痴慢的习气又一样不缺地回到我们身上展头伸脚。因此,庄严的庙堂固然更具感召力,但在生活中保持修行的心念和对佛法的践行对我们却更重要。师父说,我们沿途都应按照佛陀的教法,将心在佛说的“常乐我净”四念处安住:“我们行脚,就是要在路上体验生活的不确定,直接面对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苦,然后在体验中思考世事的无常,关照逆境现前时内心的种种烦恼妄想,时时用正念修正自己。虽然这很不容易,但只有这样,行脚才能算是修行。行脚、朝山其实都是有为法,只有在行脚的过程中对你的内心世界有所历练,行脚所吃的苦才是值得的。”所以我们跟着师父,以最日常的方式上路了,感觉既走在生活之外,又不离生活左右,就像走在生活的边上,时时的观察着境界出现时我们在生活中的状态。


二、放下即可解脱

    此时正值深秋,我们一路走过金黄的稻田,踏过银杏树金色的落叶,和盛开于人家门前或野径的金丝皇菊。大自然在无声地示现着四季轮回和不同的因果:同为金色,稻子在已结果实,菊花正在绽放,而树叶却在无助凋零。可在这表象之下,其实结果的,生命却已到尽头;绽放的,很快就会枯萎;而衰落的,却又在孕育新生。佛说,“一切因缘起,一切因缘灭”,所谓“月不常圆花易落”,有什么能逃过各自的因果呢?“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古人即有此感叹,到今日,站在一片秋黄之中,我依然感叹:一年又一度,谁可负天约?正因如此,我才会迷恋这难以长久的绚烂。在一棵洒满落叶的银杏树下,我静静的坐了一会,感受着这片金色终将沉寂的落寞。

    然而,一切迷恋皆发于执着,佛说,执着即苦。师父也常常告诫我们:当你对某种东西产生迷恋,执着于它,就必须断除。因为它会成为你修行的障碍,也会成为你临命终时的牵绊。师父作偈曰:“大地因缘生,叶落归何处?无端念念起,生灭莫如如。”还是师父通透啊!想透了,眼前一切枯荣不过是生灭法的示现,我看懂了,便不辜负苍天的苦心;若我执妄念,反成牵挂,便成自寻烦恼。好吧,放下吧,放下就是解脱。再说,我不放下它,它也终将以寂灭放下我。

还是继续赶路吧......



三、执少方得自在

    我这是第三次跟着师父行脚了,前两次都是朝五台。和五台山上相比,这一次的路途如“一马平川”:没有急剧的上坡下坡,没有坑洼不平的山道,也没有尖锐穿心的石子。可是这条看上去毫无坎坷的路,却在悄悄地将日常的无关痛痒放大成了“切肤”之痛,令我们倍受煎熬。

    行走中,师父没在快慢上做具体要求,也没要求每个人都紧跟着队伍,就是担心我们脚力不同,同速行走有人会跟得太辛苦。因今年4月和两位师兄在这条路上走过一趟,脚底就像鞋垫似的铺了一层薄茧,到现在还没退去,所以我十分自信脚是不会有问题的。可这点自信很快就归零了。

    第一天下午,天上飘起细雨,我的鞋和袜子都湿了。走着走着,突然感觉脚指头像被针扎了一下,哎呀,凭着经验,这是脚上起泡的信号呀!而且渐渐地,几乎所有的脚指头都在鞋里面互相挤压着疼起来。我的鞋穿得不对。此后,每停一下再启程时,就会针扎着疼一阵。除了脚之外,因为背着很重的包,浑身的骨头也都开始酸痛。当然,这是几乎所有道友都在同受的辛苦:一位大约有70岁的老居士,在家时脚底就有伤,路上一路都在疼,可她还是面不改色的一直往前,只有在大家休息时,她才脱掉鞋袜处理一下伤口,我在旁看着都疼;泾县的李师兄,今年因为没能跟师父朝五台,7月她就自己独自行脚走到九华山,这次跟着师父再次行走,短时间内连走两趟,不难想象她一路的疲累;年轻的小王师兄,用他在新加坡服兵役的经验来为我们护法,既做师父的助手,又跟着行脚压队,既要照顾落后的道友,又要沿途安排食宿,一路都很少休息,脚磨出了两个大血瘤,比血泡还疼,他说:“我这是为了报父母恩哎!”小王师兄的妈妈也是和我们一起行脚的道友,母子一起行脚报恩,真令人赞叹!

    还有一位黄山来的吴居士,因为她,我特别惭愧,所以我对她印象尤为深刻。第一天,她一路都走在最后,几乎是一步一步往前挪。我以为她就是脚疼,她说她气也喘不上来,辛苦自不必说。那天带着满身的疼痛和疲惫终于走到宾馆后,她说她第二天还要走。我就忍不住用有点过激地语气劝她不要再走了。后来我才知道,她的腿开过好多次刀,能下决心进行这样的一次行走对她来说实属不易,而且机会难得。为此我十分后悔,我想我的话一定伤到她了,第二天找了个机会向她当面道歉,她却很大度地说:“没事,我心量没那么小。”吴居士虽如此说,但我所造的口业终归是要受果报的:回来之后,我的牙龈上火起泡疼了好几天,我于是天天在佛像前点香忏悔。可能是因为我心诚吧,业报来得快去得也快,现在已经基本好了。阿弥陀佛!

    随着路越走越长,我们的包也越背越沉了。压队的小王师兄看着我鼓囊囊的包问:“你的包里怎么这么多东西?”其实我们几乎有一半的疲劳是来自于沉重的背包,带的时候不舍一食一果,到最后,又总会多余得想扔掉。贪多和不舍都是我的毛病,所以越走越累。

    第二天我们开始做减法:小王师兄在网上预订了我们下一站青阳的住地,雇了一辆车,将所有人路上不必用的衣物和用品都集中送了过去,第三天,甚至连我们买的水果和茶干也都被小王师兄果断“没收”,丢在了宾馆寄存,直到我们返程时才取回带走。那天我们因此轻松了不少。贪多更添烦恼,执少方得自在。这一点,小王师兄比我们明白。



四、烦恼菩提不二

    有一段路,我的脚尖很疼,大家也都是腰酸腿疼,疲惫不堪。师父用他自己的体会告诉我们:“我们在身体难受的时候,就观想自己身体的四大是分离的,可能痛苦就会减少。”师父在五月份行脚到五台山时腿部扭伤了,这次在路上旧伤复发,可他还是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用行动为我们增加信心。沿途,师父时而会随手摘下路边的野杨梅放进嘴里。我们说,路边都是灰,不干净啊!师父笑着说:“我百毒不侵。”虽是玩笑,却有一种云淡风轻的自信,似乎也化解了腿伤的苦痛。受师父的感染,我也摘了野杨梅吃起来,原生态的酸酸甜甜,真挺好吃的。而这时,我也会暂时忘记脚尖的刺痛。

    我因此在想,心是祸首,也是良友,就看你让心如何安住了。佛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真的,若我不去惦记疼痛,疼痛就好像也把我忘了。一切由心造啊!行脚,苦痛是必然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一路由风雨磨砺、千辛万苦而生的贪着、嗔恨、妄念遇心即灭,即现即灭,让这一次的行脚成为一次真正的修心之旅。  

    师父后来在开示时叫我们回来后学习一下志公禅师的十四科颂,其中有一段“菩提烦恼不二”说:“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是的,我们行脚中的苦、痛、累,就像刘翔脚下的栏杆,每跨过一个就离目标更近一步。当我们终于坚持走到地藏王菩萨的面前时,我们所经历的各种苦都变成良药婆心,变得回味无穷。



五、继续走在路上

    第三天,当我们走到九华山时,天上又下起了细雨,似乎每次拝山都会有一场法雨相迎相送,这是菩萨洒下甘露为我们洗礼呢。15号早晨,我们到地藏王肉身殿绕殿、诵经、顶礼朝拜。11点多,我们乘车返回。

    在返程的车上,师父为我们开示说:“我们所做的一切所谓的修行,如拜佛、念经、朝山,虽然广义上来说都是修行,但都只是修行的一部分,只是在寻找适合于自己的正确的修行方向。在寻找的过程中要明白,越高深的东西越简单,看似深奥的佛法,其实就藏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家人要在生活当中去认识佛法,通过学习佛法,去减少对世俗利益的执着,这就是生活中修行了。”

    是的,我们虽然回到了家里,可我想我们并没有停下脚步,我们将带着那些行脚中的感受与思考走回生活。虽然我们做不到立即证入佛智,但是,正如师父所说:只要朝着这个方向走,我们最终都会走向解脱,到达我们心的故乡。

地址:中国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水西风景区
邮编:242500 电话:0563-5071076 传真:0563-5071076
版权所有 @ 2018-2024  ICP备案编号: